鍋爐常見事故及處理(四) |
4 鍋爐結焦 4.1 鍋爐結焦的現象: 4.1.1 各部煙氣溫度及蒸汽溫度上升。 4.1.2 除灰時發現有大塊焦渣或除灰量減少。 4.1.3 鍋爐過熱器管結焦,燃燒室負壓減小,引風機前負壓增大甚至影響蒸發量。 4.1.4 噴燃器附近結焦,使煤粉噴射困難,嚴重時觀察孔火光變暗。 4.2 鍋爐結焦的原因: 4.2.1 燃煤灰熔點低。 4.2.2 風量不足,燃燒工況不佳。 4.2.3 燃燒室熱負荷過大,燃燒溫度過高。 4.2.4 煤粉過粗,噴燃器工作不正常,火焰偏斜。 4.2.5 吹灰不徹底或沒有吹灰。 4.3 鍋爐結焦的處理: 4.3.1 調整火焰中心位置,適當增加過剩空氣量。 4.3.2 及時清除焦渣,防止結成大塊。 4.3.3 在燃燒室不易清除的部分結焦時,為維持鍋爐繼續運行,應適當降低鍋爐蒸發量。 4.3.4 當燃燒室內結有不易清除的大焦渣且有墜落損壞水冷壁的可能時,應及時停爐。 5 空氣預熱器積灰 5.1 空氣預熱器積灰的現象: 5.1.1 空氣預熱器進出口煙氣壓差增大,出口風溫下降,排煙溫度上升。 5.1.2 爐膛負壓指示偏正。 5.1.3 若積灰嚴重時,燃燒不穩,煙囪冒黑煙,引風機電流減小。 5.2 空氣預熱器積灰的原因: 5.2.1 長期低負荷運行、長期不吹灰或吹灰次數少。 5.2.2 省煤器泄漏使煙氣帶水,排煙溫度低于露點。 5.2.3 煤粉顆粒粗,大顆粒飛灰過多。 5.3 空氣預熱器積灰的處理: 5.3.1 積灰嚴重無法保持正常引、送風量,造成燃燒不穩或鍋爐正壓運行,應向班長及廠調度匯報,要求降低鍋爐負荷。 5.3.2 經提高引風機出力,降低鍋爐負荷等措施后,仍無法維持正常運行時,應向班長和廠調度匯報,請示停爐。 6 一次風管堵塞 6.1 一次風管堵塞的現象: 6.1.1 風壓表測點前堵塞,一次風壓變小,風壓表測點后堵塞,一次風壓變大。噴燃器噴口出粉減少或不出粉。 6.1.2 汽溫、汽壓、蒸汽流量下降,爐膛負壓增大。 6.1.3 堵塞嚴重時下粉管堵塞,給粉機跳閘。 6.2 一次風管堵塞的原因 6.2.1 一次風壓過低或指示不正確。 6.2.2 啟動給粉機前未開一次風。 6.2.3 火嘴嚴重結焦或停爐時,未按規程規定進行吹管 6.2.4 煤粉溫度過低。 6.3 一次風管堵塞的處理: 6.3.1 停止給粉機,開足一次風進行吹掃,注意汽溫、汽壓的變化。 6.3.2 若堵塞嚴重,可用壓縮空氣從吹掃孔吹通。 6.3.3 若給粉機下粉管堵塞,應停止該給粉機,關閉其一次風擋板,打開下粉管檢查孔,人工疏通。 6.4 一次風管堵塞的預防 6.4.1 一次風壓不宜太小。 6.4.2 運行中發現一次風壓不正常時,及時停止相應的給粉機并進行吹掃。 6.4.3 經常注意各風壓表風壓值的變化。 6.4.4 及時清除火嘴附近結焦。 7 安全門動作 7.1 安全門動作的現象 7.1.1 汽壓“高”報警,鍋爐上部有很大的排汽聲。 7.1.2 鍋爐負荷迅速下降,汽壓下降,水位先升高后急劇下降, 7.2 安全門動作的處理: 7.2.1 開啟向空排汽門 7.2.2 降低鍋爐蒸汽壓力使安全門回座。 7.2.3 若汽壓下降至安全門回座壓力而不回座時,應手動合閘使其回座。 7.2.4 若手動合閘仍不回座,應迅速關閉動作安全門的脈沖來汽門。 7.2.5 經上述處理后仍不回座,應向班長和廠調度匯報,根據情況,必要時可停止鍋爐運行。 7.2.6 若安全門誤動作,經上述處理后,應聯系有關人員消除缺陷。 8 爐膛產生裂紋及爐墻倒塌。 8.1 現象: 8.1.1 負壓變小,漏風量大,煙氣含氧量升高,燃燒室變正壓時向外冒煙火。 8.1.2 損壞處表面溫度升高,嚴重時鋼梁被燒紅。 8.2 原因: 8.2.1 耐火材料不合格,檢修質量不良或檢修后保養不夠。 8.2.2 爐膛滅火放炮,或經常正壓運行。 8.3 處理: 8.3.1 損壞不嚴重時,可提高爐膛負壓,必要時降低負荷,調整火焰中心,并報告調度和車間。 8.3.2 損壞面積大,爐膛表皮溫度不正常地升高,且超過200℃或招致爐架變形,水冷壁及聯箱發生位移等情況發生時,則應立即停爐。 |
掃一掃,添加銷售微信